close

為養雞產業發聲,請了解我們怎麼養雞
張傑睿寫於 2012年12月19日9:17 ·


關於常有媒體報導並懷疑台灣肉雞飼養業者疑似過量使用抗生素禁藥與生長激素一事,本人深感痛心疾首,且針對某些媒體常於相關報導採取片面之詞與斷章取義之做法深感不以為然。因此決定就本人在台灣養雞產業界服務五年半的心得做闡述,使社會大眾了解台灣白肉雞與養雞產業之飼養現況。為求說服力,此篇文章將採用全球出名的白肉雞育種公司Aviagen集團所出版的官方開放下載之”白肉雞生產性能及體重標準表現”之圖表佐證。可參閱http://www.aviagen.com


 


在台灣白肉雞的生產模式之下,電宰廠所能處理的所謂上市體重規格為1.9Kg-2.1Kg(所謂規格雞),以下論述皆以此為基準。


 


自台灣60年代開始,歷經70年代時白肉雞產業進入電宰時代到90年代開放WTO進口至今,台灣白肉雞飼養技術在全台灣畜產及獸醫專家的努力之下,飼養日齡逐漸縮短。對此結果,許多社會大眾與媒體並不了解白肉雞飼養管理流程之細節。就連本人的親友都常常詢問我這些問題。


 


在畜產學科裡面,各項經濟動物都有其所謂的育種學與遺傳學。所謂育種學乃針對經濟動物所具有之有利的經濟性狀為主軸,利用育種學上的族群選拔(Flock Selecting)、近親交配(Inbreeding)、雜交優勢(Hybrid Vigor)與累進育種,進行品種改良。例如豬的部分,現代人喜歡吃瘦肉,豬隻在畜產學上有個很重要的經濟性狀稱為背脂厚度,背脂厚度越高,則代表豬隻肥肉較多,反之則否。因此育種專家自當時就開始因消費型態需要做品種改良。經由Selecting選拔被背脂厚度越薄的豬隻進行配種,以改良子代的背脂厚度。


在白肉雞產業來說,30年前白肉雞在當時達到規格雞體重約為50-55天。30年後的今天只需要33-35天,其原因也是以上述之方法,由全球各大育種公司及原原種雞場進行品種改良,飼料配方的提升和飼養管理的改善。對雞群來說,公雞主宰的主要經濟性狀為產肉性狀,母雞則主要主宰產蛋性狀。經由上述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為什麼以前肉雞需要養這麼久,而如今卻只需要較短的時間就可以上市,在這之中,並沒有使用生長激素促使肉雞長得比較快,而是經由全世界的育種專家花了30-40年的努力而達成。本人特在此文章中說明此原因,目的就是希望使消費者了解此盲點,不再人云亦云,並希望為養雞產業發聲。


 


然而,肉雞飼養業者在雞群有疾病發生時,可藉由合格的獸醫師開立動物藥品處方簽,對動物使用藥物治療,其中當然包含所謂抗生素類藥品。有些也會透過飼料廠進行加藥動作。但這些法定認可之可以使用的動物藥品都含有停藥期。所謂的停藥期係指動物停止使用藥物之後,在多少的時間內可經由動物體本身代謝功能將藥物代謝掉。早先有許多新聞報導過肉品驗出抗生素殘留,就是因為抗生素尚未在動物體內代謝時就被屠宰上市,造成社會大眾恐慌。


現代社會進步,人類不只開始針對動物福利做要求,且對於日常生活所使用之食物皆非常注重食品衛生安全。台灣畜產業相關的主要功能性機關有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畜產試驗所、家畜衛生試驗所、地方政府動物防疫單位、大學動物學系、獸醫學系、中央畜產會及四區家禽保健中心。有非常多的獸醫師與畜產從業人員在為社會大眾的食品安全做把關。在各大電宰廠、肉品市場都有獸醫師在做屠體檢測。另外在肉雞產業,電宰廠在要去農場抓雞之前,都會事先到農場(養雞場)進行剪肉,並將採樣帶回實驗室檢驗是否含禁用類抗生素,或是核可使用類抗生素但藥物殘留超過法定標準的動作。這些業主與獸醫師從業人員都在為消費者做把關。


 


雖說本人知道,就算做得再嚴格,也是會有不肖業者偷用禁用類抗生素,導致藥物殘留事件爆發,造成消費者恐慌,對此本人也深感遺憾。但同樣的,不能因為片面之詞或斷章取義的方式,就斷定白肉雞飼養業者都是使用生長激素或禁用類抗生素在養雞。必須深層面去了解產業在生產時的生產流程與規範。就我了解,絕大部分的白肉雞生產業者都是戰戰兢兢的在飼養白肉雞,因為飼養期短,相對來說飼養也更加困難,只要一有管理上的損失就會造成鉅額虧損。也有更多的飼養農民,心中的抱負跟理想就是提供給社會大眾安全、健康的動物性蛋白。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他們的努力。此篇文章簡略論述白肉雞生產之狀況,希望消費者能不盲目地對肉雞生產流程有疑慮,卻因片面之詞而有所誤導。敬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感謝業界長輩給予此篇文章指導並給予意見,在此奉上祝福,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wuner 的頭像
    dwuner

    dwuner的部落格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