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尋找台灣農業的永續生命力     王良原


 位處北回歸線的台灣,因為擁有海拔差異頗大的地形以及豐沛的降雨量,造就出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地理條件,自古吸引周圍區域的居民前來開拓以作為安身之地。而在日本統治時期所建構的農業發展基礎,至今依然被認為是推動台灣得以開創良好農業發展成就的重要根源所在。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當我們立足台灣而要確保台灣農業的永續生命力之時,筆者認為應當先針對農業生產人才與生產組織的問題進行改善,才能邁出穩健的農業永續第一步


 至少在過去的四十年以來,我國政策明顯偏向於追求經濟成長與發展自然科技,使得中上教育與高等教育相當重視商業與自然科學,間接形成國民普遍忽略農業教育的必要性。雖然部份自然科學研究成果被運用在農業生產因而大幅增加生產量,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之下,我國農產品的交易價格長期被抑制在相對較低的水準,生產者難以從農產品的販賣所得而獲得穩定的收入,當然也就不鼓勵其家中子女接續從事農業生產事業。加上社會當中瀰漫著一股崇拜資訊科技、金融投資的氣氛,遂而造成農業生產人力的流失、農業技術的學習意願低落,而交織成廢耕面積增加、高職農校體系衰弱、大學農學院紛紛轉型至生物科技領域等的連鎖反應現象。現在是中年階層的國民可以回想一下,是否當初在考大學的時候,總是把農學院科系放在比較後面的志願,或是會以「沒前途」的憂慮去看待學習農業教育的親友。但是現在,當先進諸國都已經意識到地球氣候變遷以及全球人口激增必定引發糧食爭奪,莫不極力擴充其國內的農業生產實力,並且致力提升其國內糧食自給率的時刻,我們的政府卻還停留在討論是否開放進口的被動式農業政策,甚至毫無正義的強制徵收良好農地,還有以「農村再生」為亮麗名義而實際上是瓦解農產品生產力量的滅農政策。


 過度扭曲的國家施政重點,讓我們的國民彼此之間形成價值觀的鴻溝。住在大都會中的國民與居住在農漁村區域的國民,在相較之下就因為可以獲得的政府支援差異很大,使得城鄉差距的現象非常明顯,進而在雙方之間存在著相互不理解甚至是鄙視心態。


 長久以來的城鄉教育機會不均等現象,使得農家子女在接受教育的權利上明顯處於劣勢。近幾年的重商主義、國際經貿優先,又促使農漁家所得與國民平均所得之間的差距逐漸加大。為了強化農漁村的青壯人口結構以緩和農村地區因為農業生產人力不足、欠缺明確的農產事業發展機會而衍生的農村人口外流以及高齡化問題,藉以培育具有面對21世紀能力之新生代農業大軍,固守我國未來的農林漁牧產品之生產實力,筆者認為我國政府應當嚴肅面對未來的國內糧食生產與供應問題,凡是符合一定條件(詳細條件應於立法院開議以後展開提案與協商,基本條件應為監護人為農漁民身分,加入當地農民團體,就讀我國大學之農學領域院系)之農家子女,其就讀期間的學費應當由政府全額負擔,藉以振興農村青年願意學習農業技術,進而投入農業生產的意願。


 政府的運作功能應該是凝聚所有國民,齊聚力量形塑高度的國家認同,怎可透過政策的實施而漠視國民之間產生階級間猜忌與矛盾呢?


(作者為東海大學農學院教授)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2634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wuner 的頭像
    dwuner

    dwuner的部落格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