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潛水教練王銘祥7年來持續在番仔澳灣排放綁成一束束的桂竹排,復育「軟絲仔」有成,最近再與多名潛水愛好者,到番仔澳灣投放「桂竹排」,做「軟絲仔」的產房。他昨天說,漁民及釣客若釣到身長30公分以下的軟絲仔,建議放回大海,讓牠們生生不息。


綽號「活塞」的王銘祥是基隆市救難協會潛水教練。他說,北部海域原有很多軟絲仔的棲息地,但受到廢棄漁網、扒網成永久陷阱或垃圾,原本可供軟絲仔產卵附著遮蔽的珊瑚,被廢棄漁網覆蓋,軟絲仔只能產卵在沒任何遮蔽的海床,這些卵還來不及孵化就成了魚類食物,繁殖數量不斷下降。


王銘祥7年前與多名潛水愛好者,選擇在基隆市長潭里漁港外海約300公尺、新北市與基隆市交界的番仔澳灣,投放4個用桂竹綁在一起的竹排,作為軟絲仔「產房」。


他說,投放後不久後回去察看,發現效果很好,不少軟絲仔在竹排上產卵,因為竹子會腐壞,所以每年4月到10月的軟絲仔產卵期,每個月都會與好友潛水更換「房產」。


他說,在軟絲仔產卵期間下海觀察,最少可看到30多對軟絲仔交配產卵,多的時候甚至超過100對,就在桂竹排「產房」旁徘徊。


王銘祥說,看過釣友把剛釣起的小軟絲仔拿來煮泡麵,釣友笑說是「軟絲仔泡麵」;大家都知道,軟絲仔是高價值海產,但要成熟後才值錢,希望釣友、漁民在釣或撈到身長30公分以下的軟絲仔時,能放回大海,讓牠們長大、產卵,才能生生不息。


王銘祥也把這幾年投放桂竹排、軟絲仔產卵等相關資訊,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作為海洋生態研究參考。



http://udn.com/NEWS/LIFE/LIF8/781331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