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大規模補撈 鮪魚生存危機何解?
綠色和平 漁業署 針鋒相對



責任主編:樓乃潔


6027972727_0b78366a33_m.jpg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說明綠色和平的研究報告。(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全球鮪魚資源日漸匱乏,其中60%的產量在中西太平洋區域,台灣漁船在這個區域中,佔30%,數量是全球之冠,不管從生態保育,或者從漁業資源永續的觀點來看,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5年,台灣漁船曾因從事非法的大規模以合法漁船掩護非法漁船進行洗魚(fish laundry)的動作,遭到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tlantic Tunas,ICCAT)通過建議案,針對台灣在大西洋大目鮪配額處以「縮減70%(14,900公噸刪減至4,600公噸)」、要求減少大型鮪延繩釣漁船160艘的處分。


綠色和平:政府補貼遠洋漁業造成魚源枯竭


8月9日,綠色和平公佈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2005年開始採行「減船」措施之後,在中西太平洋區,減少了606艘漁船,但同時又增加了466艘新船,新船的噸位更大,算一算,2011年比起2001年還增加了近8,000噸的漁船噸位;此外,該報告也指出,2002到2010年間,台灣對遠洋漁業的110億預算有將近75%是用在「增加遠洋漁業產能」上,油料成本佔整個遠洋漁業成本的40%以上,在國際油價上漲的情形下,遠洋漁業倚賴政府補貼,得以繼續作業,使得漁源持續枯竭,對遠洋漁業的永續發展造成傷害,所以綠色和平呼籲要重新思考遠洋漁業政策與資源的配置。


綠色和平對漁業署預算項目的分類

































綠色和平的分類
預算項目
比例
可能助於資源管理
加強海洋漁業資源合理利用及管理
2.42%
國際漁業科技合作研究
增加遠洋漁業產能
燃油補貼
74.39%
減船
漁船收購
遠洋漁業開發
促進遠洋漁船海上作業
休漁補貼
獎勵國人上船計劃
未能明確有助資源管理
觀察員制度
23.19%
遠洋漁業巡邏以及遠洋漁業管理

(製表:孫窮理)

目前大目鮪、黃鰭鮪、長鰭鮪等三種鮪魚已經被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CUN)列入「紅皮書」(Red List),「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你繼續這樣做,這些物種很快就會消失了」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說,「鮪魚屬於整個生態系的最頂端,目前大目鮪的存量,只有它原有生物存量的17%,一旦它完全消失,就會破壞到整個區域的生態平衡」。不過,對鮪魚的保育,不只是生態的問題,「現在政府不去想漁業的永續經營問題,就用『獎勵國人上船計劃』協助企業投入資源訓練幹部,等到這些人被訓練好了,卻要面對沒有魚可捕的困境」,高于棻說。


「工業化」的遠洋漁業


遠洋漁船的大規模補撈,是造成其對漁業資源損耗快速的原因,「一艘新的漁船建造成本最少上億,大一點的要3到5億,一艘船一年營運的經費也要好幾千萬」,高于棻解釋「企業化經營」的遠洋漁船與一般概念裡近海小漁船的差別,「台灣遠洋漁業一年年產值大概400多億,佔整體漁業的產值46%以上(鮪魚的產值又佔遠洋漁業總體產值的90%),但是僱用的人數,只有1萬8千人左右,只佔漁民總數的5%,台灣漁船僱用的船員也只有14%點多(2005年),大部份都是擔任幹部的職位,至於其他國籍的漁工,他們在公海上坐接駁船上船,一出海就是一年,本國法律管不到,也領不到台灣的基本工資(在台灣轉介後上船的漁工也領不到基本工資,參見2010/04/11 苦勞報導:「扣薪水 沒勞健保 外籍漁工要求保障」)」。


高資本門檻、高勞動剝削,以科技設備進行高效率的大量生產,如此描繪出遠洋漁業的「工業」,而非傳統的農漁業特質。


而漁業署則在今天(8/10)以新聞稿回應,對綠色和平把減船、收購、休漁、人才培訓等預算,都算成「增加遠洋漁業產能」認為「不妥當」,不過對於關鍵的「台灣在中西太平洋漁船仍在擴增」以及「如何達成遠洋漁業永續」則著墨甚少。


針鋒相對一:減船,愈減愈多?


經過減船的措施之後,為什麼台灣在中西太平洋漁船的總噸位數不減反增?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說,減船措施是「一噸換一噸」,換掉的舊船沉到海裡去做漁礁,就算是小船換大船,也絕不可能愈換總噸數愈多;那麼,有沒有可能,綠色和平提出的數據是針對「中西太平洋區」;在2005年台灣遭到「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大砍配額、沒有辦法在大西洋作業,以及在印度洋受到索馬利亞海盜搔擾的漁船都跑到中西太平洋來了?蔡日耀堅持「沒有這種情況,2005到2008年減少配額期間,本來在大西洋捕魚的船都在休漁;每一艘船都有它的海域,不可能這樣跑來跑去」。高于棻說,綠色和平的數據,是由漁業署提報給「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註冊及報廢名單的資料庫計算來的,不過由於綠色和平的計算時間是從2001年到2011年,台灣從2005年開始才「減船」,要說「愈減愈多」的話,不能這樣算,高于棻再查對資料之後,只能再比對出2006年到2011年,還是增加了2,051噸、18艘,不過目前沒有辦法確定從2005年起的數據。


針鋒相對二:捕撈量的「科學」或「政治」?


蔡日耀說,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於養護和管理跨界魚群和高度迴游魚群條款之執行協定》,各區域要成立跨國性區域管理組織(如「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以及「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這些組織都是),每年9月,「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都會召開「科學委員會」,討論總可捕獲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的問題,之後再從「總量」與各國「分配量」去做討論;2009年的時候,就討論出要逐年減10%,減到今年是30%。蔡日耀強調這是國際的遊戲規則,台灣遵守這一個遊戲規則,「沒有人會要讓它(鮪魚)滅絕,這在國際間有共同的體認和目標,不會讓資源崩潰;我們的產業不能違背國際遊戲規則,如果有漁船違規,就照國際規範,提IUU(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非法,沒有申報及不合乎條例所允許之捕魚)讓它永無翻身之日」,蔡日耀說。


高于棻批判,所謂科學方法是取決於其「方法論」,沒有絕對的科學這回事,當專家們看法不一的時候,就要進行協議,「協議的過程是政治,不是科學」,高于棻說,「台灣在『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是正式的會員國,不去思考如何自主管理,卻只是假借『科學』、『遵守國際規範』這種說辭,排除一切創新與積極維護漁業永續的提案」。


另一個爭議點,在中西太平洋的4個「袋狀公海」上。


6028850082_b1e2ce089c_b.jpg「袋狀公海」指被各國經濟海域完全包圍的公海區域,中西太平洋4個「袋狀公海」示意圖。(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針鋒相對三:「袋狀公海」禁捕沒有用?


「袋狀公海」指被各國經濟海域完全包圍的公海區域,在中西太平洋地區,有4個「袋狀公海」(如圖示),綠色和平主張要關閉這4個「袋狀公海」,給予鮪魚喘息與復育的機會,這也是在捕撈數量控制之外,另一個保育方方法,2008年,「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決議2009起3年關閉1、2號「袋狀公海」,關閉的時間將在今年結束,要推動1、2 號的繼續關閉,乃至3、4號的關閉,需要台灣表態。


不過,蔡日耀顯示了今年台灣將會採取的態度,他質疑,在這兩年多1、2號「袋狀公海」關閉的時候,中西太平洋鮪魚的漁獲量並沒有減少,「科學根據是什麼就是什麼,關閉根本沒用,這些漁船就不到公海裡去補撈、就到沿岸國家的經濟海域去,這些國家開放他們的海域,還可以收錢」;「這就是問題所在」,高于棻說,「像是圍網船的捕撈,不分魚種、不分大魚小魚地抓,都是在經濟海域,不是在公海」,所以光是關閉「袋狀公海」,沒有其他配套措施,好比限制人工集魚器的使用、在捕撈上的限制,只是關閉公海,是產生不了效果的。


遠洋漁場:無政府的殺戮戰場


事實上,在各國競逐捕撈漁業資源的環境下,與在同一個國家內可以去調度、規劃資源利用的情形是截然不同的,「沒有人想讓資源崩潰」這句話是沒錯,不過,蔡日耀也承認「不能別人去抓魚、台灣不抓」,雖然綠色和平提出要求在這個區域「減少50%」鮪魚補撈量的主張,但是如何評估這塊全世界最大海域捕撈和保育之間的平衡點,各國著眼於眼前的利益,又缺乏一套真正可以評估如何能維持中西太平洋海域內鮪魚數量平衡、讓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標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各國不真心誠意拿出「維護魚源」的辦法,在這種「無政府」狀態的競爭下,鮪魚的永續生存,是很難樂觀期待的。


相較於祭出制裁手段,就可以讓台灣屈服的「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組織的歷史不長、運作也還不成熟」高于棻說,有許多地方的確需要參考其他區域保育的辦法,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不過在此之前,這種「無政府狀態」恐怕還得存在於中西太平洋區域一段時間,而鮪魚的命運,就得在「工業化」遠洋漁業大規模的殺戮戰場下,跟時間賽跑。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34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wuner 的頭像
    dwuner

    dwuner的部落格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