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漁業改革的禁忌議題  杜宇


 


 國人印象中的台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有各式各樣新鮮的現撈魚貨供應,無論前朝的「海洋立國」或是現任的「海洋興國」都再三強調海洋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的決心。事實卻是台灣海岸快速流失,大小漁港二○○多個(密度世界第一)許多已成廢港且蚊子設施處處(如漁貨直銷中心等),沿近海漁獲量少的可憐已幾近成為無魚島。這樣的缺失已經存在多年,可惜因漁業並非台灣經濟主體產業,致未受到外界關注,讓改革的風始終無法吹進僵化的漁業部門。


 正當全球消費者對魚類的需求不斷增加,而魚類生產卻無法保持同步增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魚產品價格將可望上漲,相對提高各國推動魚類生產的誘因。對岸的中國政府為因應當地需求以及國際漁業發展趨勢,正加大對現代漁業建設的財政支持,希望到二○一五年,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二.一兆人民幣,水產品總產量可超過六○○○萬噸,漁民每人每年平均所得達一三一七○元人民幣,漁村達到小康目標。遺憾的是原本最具產業競爭優勢的台灣卻未能把握機會,讓台灣重登國際漁業舞台,反而逐步萎縮,卻從不曾觸及真正問題癥結之所在。


 早期的台灣漁業充滿生機,無論在賺取外匯,促進漁村經濟發展,改善漁民生活上表現亮眼,還獲得「漁業大國」、「養殖王國」等美譽。一九九○年代以後國際漁業環境快速轉變,各國全力發展漁業。反觀,我國高層卻因誤判(誤認養殖漁業為造成地層下陷主因)自我設限,改以滿足內需市場為原則,卻未見漁業主管據理力爭,眼睜睜看著辛苦打下的國外市場拱手讓人。多年來漁業施政每每政治考量優於產業實際需求,缺乏長遠規畫和願景,加以決策基因窄化,讓漁業從此一蹶不振。尤其企圖將水產試驗研究機構法人化的主張,遲遲未見具體行動,導致人心惶惶,加以「人事紛擾」迫使人才紛紛求去,形成嚴重的斷層,研究成果大不如前,使得原本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研發實力流失,讓台灣漁業逐漸失去光采。


 儘管政府再三強調加強漁業資源養護,設立保護區、實施人工魚礁投放、魚苗放流等,並投入相當的經費,但實際效果並沒有顯現出來,各種漁獲量逐年下降,魚體型也由大變小。最新統計顯示台灣沿岸漁業產量暨產值(二.八萬公噸,三十五.九億元)較十年前為低(五.○萬公噸,四十四.○億元),規模日漸萎縮,漁民收入不敷成本,尤其在日本推動有成的栽培漁業在國內也談了三十多年,卻因為「人事糾葛」到頭來一場空。


 受到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影響,全球漁業正從捕撈漁業轉向養殖漁業。而養殖漁業原本是台灣強項,卻因一連串政策錯誤反讓開發中國家如中國、泰國、越南等超前。特別是基於兩岸政治經貿考量,漁政機關這幾年幾乎將重心放在石斑魚產業的輔導,疏於對其他重要養殖產業如鰻魚、蝦類、九孔、台灣鯛、虱目魚等輔導,魚病以及產銷問題依舊無解,使得現今養殖漁業產量(三十一.九萬公噸)較全盛期的三十六.五萬公噸低,已無昔日風光。


 台灣漁業由盛轉衰除了外在環境因素外,人為因素是最主要關鍵。長期以來漁業行政資源為少數人所掌控並「近親繁衍」,透過經費補助、人事安排等手段,在行政機關、大專院校、研究機構、法人機構間形成綿密而龐大的共生共利網絡,才是造成今日台灣漁業逐漸式微沒落的主因,儘管漁業界知之甚詳卻不願碰觸這禁忌議題,讓問題持續惡化。台灣漁業要想起死回生,就必需要正視問題所在,大膽進行人事改革,加速人員的新陳代謝並廣納人才,撥開「幫派式」壟斷的烏雲,讓陽光照進來。敢如此,台灣漁業才能風華再現,漁民也才會有再度快樂出航的一天!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wuner 的頭像
    dwuner

    dwuner的部落格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