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潔淨食材產銷鏈上,憑海鮮產品的RFID批號,願景餐廳的電腦可告訴你各海鮮食材的養殖及漁獲、儲運過程以及市場展示等,並顯示各階段的品管與安檢結果
摘要:
台灣的水產養殖業能生產近120種魚蝦貝類,包括極品石斑及上百美元的熱帶魚;相較之下,全世界最嗜吃海鮮的日本也只能養不到30種魚蝦貝類,而快速成為養殖大國的挪威也只能繁殖及養殖鮭魚、虹鱒及鱈魚。
隨著技術增進,台灣的水產養殖產業產量逐漸增加,但可惜在近十年單位產值逐漸落至成本邊緣,出現產銷失衡的狀況。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內陸的淡水及鹹水(海水)養殖,竟也發生在新興的箱網養殖事業。究其原因,生產過程的缺乏品質管理及產品的出貨及儲運欠缺安全驗證所引起的不良市場形象應為禍首。目前為突破行銷的困難,也只有重塑一良好的市場形象、增加收入,才可將台灣養殖業從家庭式養殖場的經營方式升級;也惟有如此,台灣養殖業的研究發展與商業開發才可以專業化。
在這個同時,國外的水產養殖種苗事業已悄悄的建立專業研發的形象,成為快速擴展的跨國企業,挪威的生技公司GenoMar支援的吳郭魚類繁殖場已散布在亞洲及南美的六個國家,英美合資的育種公司SyAqua也在泰國、墨西哥及巴西經營蝦苗場。美國則以包括7個研究機關的計畫US Marine Shrimp Farming Program支援其海蝦養殖業在種苗改進、疾病防治、發展永續性養殖技術、開拓市場並改善產品等方面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緩慢建立企業經營體系的台灣水產養殖事業顯然承受極大的競爭壓力;即使如此,經營高水準的跨國型產銷鏈,仍是在世界各地擁有高度生產力及良好的市場管道的台灣水產養殖業無人可取代的機會。
我們應體認: 一、「原物料不是商品」(以往水產養殖業只做到生產魚蝦等成品,為達成高水準的跨國型產銷鏈的發展,我們需做到產品安檢、包裝、品牌及行銷,以完成製做商品的流程),二、「師傅制不是知識經濟」(高水準的跨國型產銷鏈的運作應一改以往著重經驗傳承的生產及服務方式,注重標準操作流程,並以其做為活潑的商業創意的載具)。這個高水準的跨國型產銷鏈將帶動台灣水產養殖業的再度繁榮,並可以其帶動養殖業的生物技術與商業開發。
本文討論此產銷鏈的建立,從「海洋工廠」(具技術及產品控管、也具計畫產銷規劃的標準水生物生產系統與流程)的理念談起,產品經安全檢驗後納入「潔淨食材產銷鏈」的流通管道,輔以物流及儲運等的科技研發,再以具文化意涵及教育展示的良好產業形象充分進行產品加值,造就新海洋產品的市場穿透力。
http://web.idv.nkmu.edu.tw/~tomhsiao/International/Tw%20Aqua%20Future.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