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真菌在生態上為分解者,可以分解任何有機物。在自然中,有以無生命有機物為食的,稱為腐生,也有與其他生物共生,共生者又可分為寄生或互利共生。菌類中少數為單細胞,如酵母菌,絕大多數皆為多細胞,如黴菌和蕈,由長形細胞接連成絲,稱為菌絲(hyhpa),再由菌絲集合成菌絲體(mycelium)。菌絲的構造因種類而異,有的菌絲內無隔壁(septum),為聯合細胞(coenocytic),有的則有隔壁(Septa),但隔壁上仍有孔,可容許細胞質的流動,藉著流動在菌體內傳送養分(圖一)。
真菌類無性生殖時,可以產生各種胞子;水生菌類的孢子都不具細胞壁,但有鞭毛,通常為球形的游孢子;陸生菌類的孢子都有細胞壁,有些由孢子囊內部產生的是內孢子;也有從細胞外分裂生成的叫做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時,有些是由兩性配子結合(同配接合等),也有菌類利用兩性配子囊直接結合(配子囊接合),更有些菌類的營養體上的兩個細胞直接結合的(營養細胞接合),不過菌類以無性生殖居多。真菌依據孢子形成方式和子實體的特徵,大致可分為鞭毛菌群、接合菌群、子囊菌群、擔子菌群與不完全菌群等五大類。
圖一. 數種不同的菌絲(A)有隔膜的菌絲(B)無膈膜的菌絲(C)多數菌絲組成的菌絲體
1. 鞭毛菌群(Mastigomycotina)-水黴菌
菌絲於行無性生殖時,可產生雙鞭毛狀的游動孢子(Biflagellate zoospore),其由多核性孢子囊(Sporangium)產生。有性生殖則有卵孢子(Oospores)的形成。大部分的卵菌生存於水中或潮濕土壤中,有些可引起植物或水生動物的疾病,細胞壁由纖維素構成,其他真菌則由幾丁質(Chitin)組成。
2. 接合菌群(Zygomycotina)-麵包黴)
接合菌屬於腐生真菌,大多存在土壤或其他有機物質如麵包上。不同交配型(Mating strain)的菌絲於有性生殖時,可接合形成接合子(Zygote),接合子通常多核;經減數分裂後可產生接合孢子(Zygospores),故稱接合菌。
3. 子囊菌群(Ascomycotina)-青黴菌、酵母菌、麴菌
組成子囊菌的菌絲體通常有隔板(Septa),與卵菌和結合菌不同。除酵母菌外,大部分的子囊菌皆為腐生。由於其在行有性生殖時,有子囊(Ascus)的形成,因此得名。通常每一子囊經減數分裂後,可行成8個囊孢子(Ascospores),囊孢子則可萌發形成新的菌絲體。子囊菌也可在適當環境 下於菌絲末端形成分生孢子(Conidia)來進行無性生殖。
4. 擔子菌群(Basidiomycotina)-洋菇、香菇、金珍菇等
擔子菌包括一群能夠產生一種有性孢子-擔孢子(Basidiospore)的真菌類。組成菌體的菌絲有明顯的隔板,一般常見的香菇、草菇等即為此類,部分擔子菌為可食真菌中最重要者。但也有一些蕈類,含有劇毒,不可食用。
5. 不完全菌群(Deuteromycotina)
其有性生殖及生活史尚未清楚,大部分為寄生性,多以分生孢子或菌絲增殖,常見黑黴菌、青黴菌即属此類真菌。
實驗材料
鞭毛菌亞群(Mastigomycotina):水黴菌(Water mold)
接合菌亞群(Zygomycotina):鬍鬚黴之接合孢子、麵包黴
子囊菌亞群(Ascomycotina):紅麴菌、盤菌、香港腳病菌(Trichophyton)
擔子菌亞群(Basidiomycotina):洋菇、香菇、金針菇等蕈類、黑穗病菌、銹病菌。
不完全菌亞群(Deuteromycotina):水稻紋枯病(Rhizoctonia)、香蕉炭疽病菌
光學顯微鏡 洋菜培養基 | 鑷子 滴管 | 棉藍 刀片 | 蓋玻片 載玻片 | 小燒杯 |
實驗步驟
1. 鞭毛菌群(Mastigomycotina)
將死的蒼蠅、小魚(如大肚魚等)或去殼的亞麻種子置於水樣中,數日後即可看到水黴菌的菌絲。取水黴菌少許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水,蓋上蓋玻片置於顯微鏡下觀察其菌絲(Hyphae)及卵孢子(Oospore)的構造。
圖二. 右:長在昆蟲身上的水黴菌。左:長筒形的孢子囊及游孢子。
2. 接合菌群(Zygomycotina)
(A) 用顯微鏡觀察鬍鬚黴的有性及無性生殖情形,可見到:
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囊軸(Columella)、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接合孢子(Zygospore)等構造。
圖三. 鬍鬚黴接合生殖的情形
(B) 黑黴菌培養數日後,將蓋子打開,可見蓋子內面附著許多黑黴菌,小心的移至載玻片上,觀察黑麵包黴的外形:假根(Rhizod)、匍匐枝(Stolon)、孢子囊柄 (Sporangiophore)、孢子囊(Sporangium)及孢子(Spores)。
圖四. 麵包黴菌之生活史
3. 子囊菌群(Ascomycotina)
小心的以解剖針挖取皺盤菌內部柔軟的部分,置於已滴棉藍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指頭輕壓樣品,使子囊可以展開,在顯微鏡下觀察子囊及子囊孢子形態。
圖五. 微紅皺盤菌之子囊及子囊孢子
圖六. 各種子囊菌形態;A,裸露子囊;B,密閉子囊;C,瓶狀子囊;D,盤狀子囊果。
4. 擔子菌群(Basidiomycotina)
將市場買回來的洋菇,用肉眼觀察其外形特徵如下:蕈蓋(Pileus or Cap)、蕈褶(Gill)、蕈柄(Stipe or Stalk)、擔子柄(Basidium)、擔孢子(Basidiospore)
(A) 將蕈褶用刀片縱切,以肉眼觀察並畫下其內部構造。
(B) 於顯微鏡下觀察蕈類之擔子柄及擔孢子結構
圖七. 蕈類(A)外部形態(B)蕈褶解剖圖
(C) 將筊白筍剖開,取少許黑褐色粉末置於滴有水滴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置於顯微
鏡下,觀察黑穗菌孢子形態。
(D) 刮取筊白筍葉片或葉柄上黑色或銹色斑點,置於滴有水滴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
置於顯微鏡下,觀察銹病菌孢子形態。
5. 不完全菌群(Deuteromycotina)
(A) 觀察生長於培養基上的水稻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其缺少有性世代,多以菌絲增殖,由
菌絲自相纏繞所形成的菌核,可使其度過不良的環境。
(B) 觀察香蕉炭疽病菌的病斑顏色以及分生孢子的形狀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liu/lifescience/fungi/9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