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構 現階段最需整合
2012-07-04 01:44 中國時報 【杜宇】
中研院院士在本會期演講中提出台灣農業喪失國際競爭力的預警,病癥包括:農業政策缺乏前瞻性規畫,農地農用政策無法有效貫徹,優良農地快速流失,生產環境日益受到汙染,農業單位公務官僚體系保守,農業科技研發能量萎縮等。馬總統應該要求相關單位儘速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改進方案並列入考核重點項目,讓這些國士的建言不再只是聊備一格,存檔了事。
不過對於院士開出治療處方中有關建議成立「財團法人國家農業科技研究院」,筆者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根據過去政府機關運作習慣每每遇到問題引發外界批評時就以人手缺乏,經費不足為由要求成立新的機構來處理,卻很少看到因完成階段性任務而裁撤的機構;導致政府組織架構不斷疊床架屋,冗員以及人事費用暴增,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何況過去農政機關為方便業務推動也成立相當多的財團法人機構如:亞太糧肥技術中心、亞蔬中心、財團法人雜糧基金會、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等等,部分早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可以功成身退,卻還持續運作甚至成為政府高官退休養老中心,還刻意規避審計單位的審核,引起外界一片撻伐之聲。為避免重蹈覆轍,「財團法人國家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必須從長計議,不宜倉促為之。
事實上,成立國家級農業研究院的規畫早在一九九○年代後期即開始進行研究,是否把現有行政院農委會所屬農、林、漁、牧試驗研究機構納入並改為「行政法人」,尤其對於該機構的組織架構、定位、人事等安排,當初各方人馬已有一番政治角力。由於改制後的董事長、院長仍由官派,無須承擔營運績效好壞,在有權無責情況下,新組織不僅無法發揮預期功能,恐淪為另一個「養老院」。內部也出現許多反彈聲浪,最後不了了之,不僅嚴重影響原有研究單位士氣與研究方向,也造成研究人才提早離退,殷鑑不遠。
為因應未來台灣農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和生存發展,唯有透過品種不斷改良、生產技術不斷改進、農產品品質不斷精進等,才能讓台灣農業在面對國外低生產成本及低價格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鑑於一項新農業科技、新品種並不是那麼容易產生,必須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心力以及相當多的人力和經費,甚至還需要靠點運氣才能達到商品化可以獲利的階段,如何調整現有分散的農業研究力量,並落實農業科技智慧財產保護,恐怕比成立新機構來的務實有效甚至迫切。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70400490.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