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走親:屏東漁民心靈手巧繁殖石斑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8  












中評社拜會屏東枋寮種魚場,與魚科專家蔣坤龍(右三)合影。(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屏東4月18日電(記者 黃文杰)外界看石斑養殖,多半會看體積多大,重量多重,魚肉是否細緻,很少人關心,魚的繁殖技術。這次台灣省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帶領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在屏東縣枋寮實地參觀種魚場,看到台灣水產養殖技術,以及漁民討生活的奮鬥精神。
 
  中評社第五次“台灣走親”大型台灣地方採訪活動,在走訪屏東縣木瓜、鳳梨、蓮霧等農業生產後,繼續關心地方水產養殖漁業,17日前往枋寮、佳冬、林邊、東港等台灣漁業重鎮採訪。此行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成員,包括中評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新聞總監俞雨霖、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副總編輯羅祥喜、高雄特派員張啟芳、桃園特派員黃文傑、記者俞敦和、黃柏凱等。
 
  這家位於屏東枋寮的種魚場,外觀與一般水產養殖沒有差別,但這裡是所有重要且珍貴的石斑品種,孕育孵化的所在。台灣省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形容這裡仿彿是“魚的婦產科”,舉凡如何培育最優質的龍膽石斑、青斑或是其他魚種,問這裡的“專科醫師”準沒錯。
 
  本身也是屏東海上箱網養殖生產合作社經理的蔣坤龍,先帶領中評社高層去看“種魚換池”的工作,只見漁民冒著大雨,穿著全套工作服,進到魚塭內,牽網或圍網慢慢把魚趕到角落,因為石斑體積甚大,不好控制,一受到驚嚇立刻扭動拍打,激起水花,打在身上會痛,經驗老到的漁民,只要摸摸魚肚檢查,就會知道魚母的狀況,一旦可能將產卵,會移動到其他池內。

  蔣坤龍也帶著中評社高層看一條重達上百台斤的石斑魚母,體型完美,好比水底下的航空母艦,黃一成理事長在旁補充,這條龍膽石斑“正值年輕力壯”,因為魚齡適中,一旦長大成熟,可以到兩百多台斤。
 
  種魚場被形容是“魚的婦產科”,蔣坤龍無疑是“魚科醫師”,他細心照顧龍膽石斑魚母,每月產下無數的魚卵,交由專業孵化成魚苗,最特殊的是,他還利用龍膽石斑與青斑,雜交繁殖出新種“青龍斑”,不僅育成率高,成長速度又快,另外也投入龍膽石斑與老虎斑交配,誕生“龍虎斑”。






魚塭底下育有龍膽石斑等魚類。(中評社 黃文杰攝)







魚塭工人正忙著將魚母搬遷到其他魚池。(中評社 黃文杰攝)







老經驗的工人,透過手指觸摸魚肚,就能分辨魚母是否要產卵。(中評社 黃文杰攝)







種魚場與一般魚塭,設備有些不同。(中評社 黃文杰攝)







蔣坤龍成功將青斑與龍膽石斑交配,誕生青龍斑。(中評社 黃文杰攝)







魚塭工作,不論晴雨都要下池。(中評社 黃文杰攝)







魚母搬遷要費一番心力。(中評社 黃文杰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wuner 的頭像
    dwuner

    dwuner的部落格

    dwu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